出租车开了将近一个小时,终于驶入了嘉和镇的地界。

  放眼望去,车窗外是一大片菜地,绿油油的一眼望不到头。

  “师傅,就在这路边停吧。”张卫国说道。

  给了司机10元,让他停车随便逛逛,约定回到市区再付10元,张卫国下了车。

  一股混合着泥土和蔬菜清香的气息扑面而来,让他精神一振。

  张卫国顺着田埂往里走了几步,视野更加开阔。

  好家伙,这一大片地,少说也有十几亩。

  地里的小白菜鲜嫩翠绿,菠菜叶片肥厚,秋葵挂着细密的绒毛,还有那长势喜人的茼蒿、毛豆和滚圆的南瓜。

  这些蔬菜虽然单价不高,可架不住量大啊。

  这十几亩地的菜,要是能全部收购,少说也能挣十万,而且系统经验值肯定可以猛涨一截。

  张卫国很快发现在靠近一片小树林的地方,有几间红砖瓦房。

  应该是种菜的人,就住在那边。

  他不再犹豫,迈开步子,沿着田埂朝那几间房子走去。

  刚走到屋前空地,就见一个皮肤黝黑,穿着沾满泥土的旧汗衫的中年男人从屋里走了出来,手里还拿着个搪瓷缸子。

  张卫国笑容满面。从兜里摸出一包红梅,抽出一支递了过去,用带着鹏城口音的简单粤语打招呼:“阿叔,食支烟先?”

  前世在鹏城混迹多年,基本的粤语对话还是没问题的,这种时候,说点本地话更容易拉近距离。

  中年大叔愣了一下,接过烟,有些疑惑地打量着张卫国这个陌生面孔的年轻人,用带着浓重本地口音的粤语问道:“后生仔,你搵边个?”

  张卫国直接说明来意:“阿叔,想同你打听下,呢度啲菜系边个种噶?我想收点菜。”

  “收菜?”大叔叼着烟的手明显抖了一下,上上下下又把张卫国扫了好几遍,眼神里充满了狐疑,“后生仔,你莫不是在寻我开心?你睇你,就一个人,又冇车又冇人手,点收咁多菜啊?”

  这片菜地都是他家的,每年卖菜都是等镇上的菜贩子或者饭店采购开车来拉,像张卫国这样单枪匹马跑来说要收菜的,他还是头一回见,怎么看怎么不靠谱。

  张卫国神色坦然:“阿叔,我像是开玩笑的人吗?只要价钱合适,你这片菜,我全包了!”

  “全部包下来?”

  大叔的声音都拔高了几度,被烟呛得咳嗽了两声,难以置信地指着那片广阔的菜地。

  “呢度成十几亩地,种咗六样菜,你全要?”

  这年轻人口气也太大了,十多亩地的菜,那得多少斤?

  一个人怎么可能吃得下?就算是菜贩子,一次也没见过拉这么多的!

  张卫国神色不变,语气笃定:“是的,阿叔,你没听错,全要!”

  “你先找人手准备摘菜,这些菜摘下来也要时间,我就坐在这里等你,车就由你来叫。到时咱们一手过秤,一手交钱,利利索索,你看怎么样?”

  看着张卫国一脸认真,眼神清澈,完全不像是在吹牛或者捣乱的样子,中年大叔叼着烟,沉默了。

  他眯着眼睛,又看了一眼张卫国。

  如果这年轻人说的是真的,那可是一大笔收入啊!

  比等那些菜贩子零零散散上门收购,或者自己拉到镇上去卖,要强太多了。

  “你当真?”大叔还是有些不敢相信,但语气明显松动了许多。

  这后生仔不像讲大话,那眼神太镇定了,后生仔好像就是从停在公路边上的那辆出租车上下来的。

  这年头,舍得花钱包出租车下乡的人可不多见,要么是真有急事,要么就是真有钱有路数。

  张卫国看出了大叔的意动,趁热打铁,指了指那辆出租车:“阿叔,你看,那边不是有车吗?我坐出租过来的。”

  他凑近一步,继续说服大叔:“实话跟你说吧,我接手了几个大厂的食堂采购,签了合同的,量大,稳定。你这菜要是全给我,我那边的缺口刚好能补上。”

  这听在中年大叔耳朵里,十分合情合理。

  工厂食堂,那可是铁饭碗的地方,采购量大,给钱也爽快,比那些零零散散的小贩靠谱多了。

  大叔紧绷的脸终于彻底松弛下来,脸上的褶子都舒展了:“原来是给大厂供货的,后生仔,快,屋里坐,饮啖水先!”

  他热情地把张卫国往屋里让。

  屋里陈设简单,一张掉漆的八仙桌,几条长条木凳,墙角堆着些农具和麻袋。

  大叔拿起桌上一个印着红星的搪瓷缸子,倒了碗凉白开递给张卫国。

  “后生仔,你贵姓啊?”大叔问道。

  “免贵姓张,叫我卫国就行。”张卫国接过水,也没嫌弃,直接喝了一口。

  大叔立马改了称呼,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,“张老板,你要收购蔬菜,价格多少钱一斤?”

  张卫国放下搪瓷缸子,直接摊牌:“阿叔,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,我时间也紧。你这地里的菜,一共六样,平时供销社给什么价,我每样都比他们高一点。”

  来之前,张卫国专门去了解过本地蔬菜的价格。

  “白菜一毛五,菠菜两毛,秋葵、毛豆、茼蒿这三样都算三毛,南瓜,算一毛一斤,你看怎么样?”

  大叔心想,这后生仔给的价钱,的确很公道。

  尤其是那秋葵毛豆茼蒿,三毛一斤,都赶上零售价了。

  他心里飞快地盘算着,这十几亩地的菜,按这个价钱全卖出去,少说也能卖个五六千块,而且趁现在天气好,还可以再种一季。

  “行,就按张老板你说的价钱。”大叔爽快的答应把菜全部卖给张卫国。

  “不过这么多菜,光靠我们老两口,怕是要摘到猴年马月去哦!”

  张卫国笑了:“阿叔,你现在就去村里喊人,能喊多少喊多少,工钱算我的,按人头给,绝不亏待大家。”

  “另外,再麻烦你帮忙叫几辆货车过来,咱们边摘边装车,过称后直接拉走!”

  “好嘞,张老板你放心!”

  大叔像是打了鸡血,猛地站起身,一阵风似的冲出屋子,扯开嗓子就朝着村里喊了起来:“大伙都出来,都来老陈家地里帮忙摘菜咯,工钱现结。”

  他这一嗓子,中气十足,在宁静的田野间传出老远。

  很快,村头巷尾就热闹起来。

  “啥活啊老陈?”

  “摘菜?谁收啊?给多少钱?”

  “走走走,去看看!”

  不多时,几十号村民,男女老少,扛着锄头、提着篮子、呼啦啦地涌到了老陈家的菜地。

  老陈把张卫国开出的条件一说,人群顿时炸开了锅。

  “啥?比供销社还高一毛?”

  “摘菜还有工钱拿?”

  “陈叔,你没哄我们吧?”

  “这后生仔谁啊?这么大口气?”

  老陈向大家保证:“人家张老板是城里大厂专门来收菜的,刚才给了我500元订金,还能骗你们不成?赶紧动手,早点干完早点拿钱!”